教育何去何从(33)家庭篇XVII
深夜的教室,一位姑娘专心致志地学习,忘记了时间。当她抬起头时,教室里只剩她一个人了。她收拾好东西,正准备离开时,一个男人从教室门口向她快步走来,声音有点颤抖:“快,脱衣服。”
姑娘惊住了,她定了定神说:“你有些害怕,是吗?我看你的身体在颤抖。是不是有很多事情让你不开心?”
男人愣住了。他放弃了侵犯这个姑娘,转身离去。
在对与错之间,有一片旷野,我在那里等你。
——东罗马诗人 鲁米
当姑娘触摸到男人的感受和需要,试图性侵的男人放弃了欲念。
当我们不再纠缠于是非对错,不再试图分析、评判他人或自己有什么问题,用心体会彼此的感受,了解彼此的需要,通透的人生就开始向我们招手。
人,是情感的容器。
是什么可以让两个不同文化背景、不同成长经历、甚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惺惺相惜?
——情意相通,感同身受
人,生存需要、成长需要,物质需要、精神需要都不可或缺。
是什么催生人类社会科技不断进步,分工愈来愈细,产品、服务门类愈来愈多?
——满足不同的需要使然
握住他人感受和需要的脉动,就开打了人际联结的通道,打通了人际联结——感受和需要——的任督二脉,赢得世界还远么?
握住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我们就赢得了孩子。
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隐藏着的,都是美好的需要;
每个孩子的行为,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美好的需要被满足。
每一个孩子都想要成功,都想跟他人有着良好的关系,都想要有价值、有归属。
当养育者这么看待孩子的时候,孩子所谓的“不良行为”,是不是变得“可爱”起来了?是不是就可以放下“孩子们在制造麻烦”的偏见,放下评判、比较、命令、抱怨、指责……,去关注到他们的感受,他们的需要,帮助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、技能、方法,让感受流动起来,让需要得到满足。
抱持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是对孩子最深的温柔、最真挚的爱。
我们又该如何抱持自己的感受和需要?
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,我们就成了危险的人物。
——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 马歇尔·卢森堡
每一个评判、比较、命令、抱怨、指责……的背后,都隐藏着某些被卡断的感受,某个未被满足的需要。
囿于生活环境,成长环境,我们有多少人,将彼此包裹在评判、比较、命令、抱怨、指责……之中,忽视掉本然的感受和需要,并将冲突归咎于对方,哪怕对孩子也不例外?
˙当你评判孩子“你长得真丑”的时候,你内在的感受是什么?是担心么?是谁在担心?谁该为这个担心负责?是纯粹忧心长得丑,还是忧心因为长得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?你曾经因为“长得不美”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么?怎样才能满足自身公平的需要,而不是不经意间用自己的担心继续给孩子制造不公平?
˙当你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“小明的成绩一直比你好”的时候,你内在感受是什么?是焦虑么?是谁在焦虑?谁该为这个焦虑负责?是什么需要促成了这个焦虑?是你内在收获安全感的需要吗?你又当为自己安全的需要负起怎样的责任?
˙当你命令孩子“我不管其他家长怎么做,你必须要打扫房间”的时候,你内在的感受是什么?是愤怒么?是谁在愤怒?谁该为这个愤怒负责?是什么需要促成了这个愤怒?是洁净的需要么?这是谁的需要?为了承担洁净需要的责任,该如何做才能促使孩子的合作而不是对抗?
˙当你抱怨孩子“你怎么老是长不大”的时候,你的内在感受是什么?是疲惫么?是谁的疲惫?谁该为这个疲惫负责?疲惫背后,是休息的需要么?怎样才能满足自己,让自己原力满满?
˙当你指责孩子“你的行为就像野生动物”的时候,你的内在感受是什么?是无助么?是谁的无助?谁该为这个无助负责?无助背后,是秩序的需要么?谁该为这个需要负责?满足自身有序生活的需要,该如何有序地做点什么呢?
……
谁的感受谁负责,谁的需要谁负责。
要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,养育者首先要成为自己的主人。
关照好自身的感受,满足好自身的需要,方能回归到本心,绽放生命光彩。
拜访一位身残志坚的伙伴
他,曾是天之骄子,名牌高校毕业,却因强直性脊柱炎发作只能长期卧床,失去行动自由。
卧床以后,他开始了微店售卖农产品的生涯。
与他交流,他未曾有一句抱怨人生的话。
他的分享,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现代人对安全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,以及为确保安全如何进行源头把控、品质控制上,还有就是表达对朋友帮助的感恩。
照顾她的母亲,将整个家收拾得纤尘不染,也未有曾一句抱怨的话,唯有暖意融融的微笑。
命运对这个家庭公平么?
他们心中没有苦么?
是什么让2022年这么艰难的日子,在各地封城、主客源地上海北京快递常态化难通的情况下,这位伙伴个人微店(不包括团队)的销售额超200万?
放下评判的枷锁,活在感受和需要里,拥抱通透澄明的人生,你值得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写一本书《教育:何去何从?》,仰仗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