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

秦王和李斯

孔子孟子皆是大儒,但是随着时代的车轮进入战国后期,儒家似乎就没有再诞生名人,唯一的名人就是荀子。然而,荀子的思想用“离经叛道”来说也不为过,因为他的思想和传统儒学有很大出入。至其弟子韩非、李斯,二人算是彻底倒向了法家。于诸子百家学说之中,地处西陲的秦国举起了法家的大旗,真正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,并在列国兼并战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,统一了神州大地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。不过,以法治国的秦朝二世而亡,人们才知道矫枉过正的弊端,由此汉代以后的朝代走的其实都是外儒内法、春风化雨的法家道路。那么为什么韩非、李斯会违背他们的先师呢?这和战国时代的大变革密切相关。

一、时代变了

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周天子虽然式微,但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,还有些许尊严和权威,诸侯之间就算是争霸争得你死我活,也要打着“尊王攘夷”的旗帜,绝不敢公开践踏周天子的尊严,维系天下秩序的周礼还在苟延残喘。孔子立志恢复周礼的等级秩序,还有微乎其微的可行性,这就是孔子创立儒学的背景。

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1

孔子

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周代的井田制、分封制、宗法制、礼乐制四大制度全部崩溃。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,生产力大增,私田兴起,公田荒废,依靠公田而存活的贵族全面衰败。为了挽救诸侯国公室的财政,各国被迫承认私田,改革税制,进而演化为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对国君直辖郡县的承认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作为基石的井田制崩坏,分封宗法、礼乐亦全面崩溃。在战国生产力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,正如梁启超在《变法通议》所说:“变亦变,不变亦变。变而变者,变之权操诸己,可以保国,可以保种,可以保教。不变而变者,变之权让诸人,束缚之,驰骤之。”各国的陪臣之所以能执国政,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陪臣敢于变革,能够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,三家分晋田氏代齐,即是例证。

当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,依托于井田制的礼乐制就完全没有了恢复的可能,所以立志恢复周礼的儒学,越到封建制巩固的战国后期,就越需要进行相应改变。

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2

法家的韩非

二、荀子的叛道

儒家后人背弃儒家,是由荀子开启的。战国中期的孟子严格遵守了孔子的学说,所以宋代儒者将孟子提拔到了亚圣的地位,而荀子因为离经叛道,则被斥责为“大本不立”、孔门异端,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、李斯更是被踢出儒家,成了法家代表。

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3

李斯

荀子对儒家的背叛还算轻微,但绝对是实用的。儒家倡导以道德为基础的思想,在列国征伐、相互厮杀、朝不保夕的战国实为空想。孟子提出性善论,寄希望于未来,寄希望于人们能发现本心,发现心中的善良,这是一种消极等待,根本不可能成为战国时期的治国思想。春秋时期的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,已经完全证明了儒家传统主张与当时尚攻的时代不相适应。

针对儒学过柔的特点,荀子针锋相对地提出性恶论。在兼并战争更加频繁的战国后期,民不聊生,因此荀子认为人性自私本恶。但这并不意味着荀子是悲观主义者,他没有放弃对人的希望,而是认为既然人性恶就需要约束,需要“化性起伪”。这里的“伪”就是人为,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约束自己本性中的恶。如何约束?那就要靠法的作用。所谓隆礼重法,“隆礼尊贤而王,重法爱民而霸”,就是一种儒法的结合,也成为了王道和霸道的结合,是一种杂糅了柔性儒学和过硬法家的第三条道路。

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4

荀子

三、韩非的完全背离

荀子对儒学的背离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其弟子韩非、李斯,但这仅能作为韩、李背弃祖师爷的一个引子,他们二人对儒学的完全放弃其实是各有不同。

韩非,韩国公子,其公室贵族的出身决定了他选择在自己的国家韩国发展。战国七雄中,韩国是最弱的一个。虽然韩非是儒学出身,学富五车,但学成归来的韩非并不被重用。公元前262年,秦国白起攻韩,连下50城,上党郡降赵,韩国领土直接萎缩一半。在亡国危机面前,韩国统治阶层的内斗反而更加激烈。韩非积极上书,要求变革自强,但均被驳斥。一腔热血尽付东流。

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5

韩非

在公室内斗不休,自身抱负不得施展的情况下,韩非对性恶论有了更直观的体会。因此,法家诸人中,韩非最为激进,所以被称为法家集大成者。韩非完全否认了儒家的教化,认为只有法才是唯一的信条,什么亲情、友情、道德,都要以法为宗。儒家提倡的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在战国礼崩乐坏的背景下根本就是空想,所以“儒以文乱法,而侠以武犯禁”,儒与侠都是天下大乱的原因。就以君臣之间的关系来说,二者之间不存在亲爱关系,“君臣之际,非父子之亲也,计数之所出也”,也就是说,二者只是利益交换关系,君主给臣子提供物质待遇,臣子给君主提供智慧力量,仅此而已。

所以韩非对儒学的背离,既有战国大变革的时代性,又有韩国内斗的特殊性。

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6

韩非

四、李斯对儒学的背叛

李斯是郡小吏出身,身份地位并不显赫。《史记李斯列传》开篇,就记载了李斯为郡小吏时一段直击他灵魂深处的见闻:他看到厕所里的老鼠,吃的不好,见人就受惊逃跑;而米仓里的老鼠,吃的好养的好,还不用担心受到外界的惊扰。所以李斯立志要当米仓里的老鼠,其思想上的功利主义极其明显。儒学完全不适用于战国,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尤其是在经历彻底变法后的秦国。李斯出仕,上来就选择了最强大的秦国,可谓挑选了一个最简单的剧本。

李斯见秦王,必须给秦王描绘一幅秦国统一的宏伟画卷,才能被重用。就如同韩非所说,君臣之间是相互利用关系,秦王给李斯高官厚禄扬名天下的机会,李斯帮秦国统一天下。而自秦孝公后,历代秦王都尝到了法家带来了的福利,所以不可能改弦更张以儒代法。既然改不了老板的思想,就只能改变自己的思想了。所以李斯必须要适应秦国的主流思想,因此他也倒向了法家。

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是谁主张什么插图7

李斯

文史君说

韩非和李斯虽然都是儒学出身,但其师傅荀子就已经走上了对儒学的背叛之路,或者与其说是背叛,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因势而变革。韩非、李斯彻底倒向法家,既有传承老师思想的原因,也与当时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涯有关,二人脱儒入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。荀子的第三条道路,在汉初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。汉代皇帝鉴于秦朝完全践行法家思想而二世而亡的教训,被迫采取儒术治国。可是看看汉初政坛上最重要的两位人物:皇帝刘邦,秦朝泗水亭长出身,算是基层公务员了,曾经向儒者的帽子里撒尿;丞相萧何,典型的法家官吏出身,楚汉争霸之时,入咸阳后首先收集的不是秦朝的金银珠宝,而是秦朝的典章律令。这种情况下,他们怎么可能改弦更张,彻底放弃秦朝的法刑呢。只不过是鉴于秦朝严刑峻法的手段太过直白刚硬,所以汉制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,给法家包了一层儒学柔和的外衣,内里其实还是法家那一套。

参考文献

陈旺:《孟子“尽心养性”与荀子“化性起伪”教育思想及其差异互补》,《遵义师范学院》2022年第5期。

薛玉麟:《韩非政治哲学及其人性论基础研究》,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,2021年。

(作者:浩然文史·紫橘)

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

本文所用图片,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,谢谢!

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,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。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,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。古今中外,考古文博,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(id:haoranwenshi